2013年9月18号,由中南大学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和江西中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ZNMI250微型逆变器顺利完成CQC认证要求的各项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CNCA/CTS 0004:2009A认证标准和CNCA/CTS 0006:2010认证标准。
经过中检南方认证测试,ZNMI250最高转换效率高达95%,MPPT效率达到99%,额定功率下总谐波畸变率低至2.89%,单次谐波均符合上述认证标准。相比已有厂商开发的微型逆变器,ZNMI250不仅同样具备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和体积小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色功能,比如连续电流模式,开关频率降低到同类产品的1/5~1/3,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了电磁干扰,可靠性更高;采用高集成度通用芯片STM32取代同类产品的FPGA+80C51架构,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性价比。
事实上,微逆变器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集中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固有弊端的日益凸显,以及对微逆变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使得微逆变器十分具有吸引力。其优势是显著的:(1)每块光伏组件对应一个并网逆变器,因此可以实现单块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消除了光伏组件老化、不一致、遮挡等因素对系统整体效率的影响,提高了发电总量;(2)模块化并联,系统无单点故障,有利于快速诊断和改进,系统扩展灵活;(3)智能化通讯方式,使得监控系统可跟踪至单块组件,为智能电网的应用奠定基础;(4)直流母线电压即光伏组件电压,系统无高电压,降低了对器件的应力,安装安全方便,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正是由于微逆变器在分布式发电方面天然的优势,国家能源局在2012年9月12日印发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其中,光伏分布式发电占据15GW的目标。2013年5月29日,江西省率先启动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2013年7月15日,湖北省首家微逆民用系统也实现成功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进入爆发期。
湖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在酝酿中,ZNMI250顺利通过CQC测试认证,将有力助推湖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进程,并占据广阔市场。
表1 ZNMI250性能参数
输入数据(直流侧) |
建议组件STC功率范围(W) |
180-280 |
输入电压范围(V) |
22-55 |
MPPT电压范围(V) |
25-45 |
最小启动电压(V) |
27 |
最大输入电流(A) |
12 |
输出数据(交流侧) |
最大输出功率(W) |
238 |
最大输出电流(A) |
1.14 |
额定输出电压(V) |
220 |
额定输出电压范围(V) |
187-242 |
额定输出频率范围(Hz) |
49.5-50.2 |
输出功率因数 |
>0.99 |
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 |
<5% |
效率 |
峰值效率 |
95.0% |
CEC加权效率 |
94.5% |
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 |
99.0% |
夜间损耗(mW) |
50 |
机械数据 |
存储温度 |
-40℃至+85℃ |
工作环境温度 |
-40℃至+65℃ |
尺寸(长×宽×高,毫米) |
218×137×35 |
重量(千克) |
2.5 |
冷却方式 |
自然 |
其它特征 |
通讯方式 |
电力线载波 |
设计运行年限(年) |
25 |

中检南方出具的测试证明
|